Copyright © 拓美特产网鄂ICP备2022016574号
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 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 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
金银花是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因其抗菌消炎及抗病毒功效甚佳,成为“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治处方的首选药材,同时也是王老吉等多种养生保健饮品主要原料。其药用及保健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随县环潭镇柏树湾村是远近闻名的金银花之乡,柏树湾金银花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优良的抗逆性、药用含量高等与众不同的品质特点。 柏树湾金银花产...
随县黑木耳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特产。随县香菇之乡三里岗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这里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香菇之乡和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享誉世界的中国香菇第一镇。 随县栎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上世纪60年代以前全靠树木腐朽过程中自然生长,产量虽低,品质很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随州香菇,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广水市、曾都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随州市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种植香菇。“随州香菇”柄短、形圆、褐铜色,肉质细腻,郁香爽口。商品菇直径3-10厘米。“随州香菇”通常有板菇和花菇之分。板菇表面光滑...
随县万和镇是中国蕙兰之乡,是与日本、韩国齐名的世界三大兰草产地之一。 野生蕙兰存量占全国总量的80%。全镇现有兰花资源5千多万株,常年有2千多人从事兰花的培植和经营活动,现培植名贵兰花3万余盆。名贵品种有梅瓣、牡丹、水仙、三星蝶、树形兰等。书中收录万和蕙兰名品有15个,“蕙矮水晶”被称为蕙兰栽培史上的空前奇观。每年全国举办的兰花博览会上,万和兰花常获得金奖、...
洪山鸡,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洪山鸡属肉蛋兼用的“三黄”鸡种,原产于湖北省大洪山山脉北麓随州市随县洪山镇,由此命名为“洪山鸡”,邻近的双河镇、长岗镇、环潭镇、三里岗镇等都有饲养。 洪山鸡皮薄、肉细、油多、味鲜。烹饪或深加工均可,表现为柔软鲜嫩,清爽可口,汤色黄亮,风味独特,回味绵长,洪山鸡在港澳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 2012年08月03...
白灵菇是珍稀食药两用菌,有“天山神菇”之美称。其洁白如雪,肉质细腻,口感脆滑,味道鲜美,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真菌多糖。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调节平衡、降压降脂、抗衰老等作用,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 2003年,广水市试种2.5万袋获得成功后,2004年,广水市种植白灵菇450万袋。广水市的白灵菇等珍稀菇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吉阳大蒜,湖北省广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吉阳大蒜是广水市传统名特优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因产于陈巷吉阳山周围而著称于世界。吉阳蒜薹脆嫩、汁多、味辣;吉阳大蒜质优,砣大(4.5厘米以上)、皮薄、肉嫩、瓣匀、味辣、营养丰富。 2011年07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吉阳大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吉阳大蒜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广水市太平乡、李店乡...
随州芽茶,湖北省随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随州芽茶产地位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位于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之间,科学研究证明,北纬30度±2度,地带气温适宜,该产地所产茶叶能兼顾外形和内质,酚氨比在10左右,是优质绿茶的理想生长条件区域,随州芽茶兼顾了色、香、味、形,因此随州芽茶成为随州茶业标志性产品。...
菊花石其“花”蕴育于几百万年以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建始县景阳镇尹家村便蕴藏着丰富的菊花石矿。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神沪溪和仙女宣恩爱恋人间,在浏阳河洒落菊花,落在河面的菊花沉积河底,久而久之变成了今天的菊花石。另外还有一种说...
马坡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坡茶,又名十株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其栽培历史有300多年,当地特殊的红沙土壤和地理气候,孕育出马坡茶毛尖细圆、条索紧细,汤清叶绿、清彻明亮,香气馥郁、回味绵长等独特的内在品质。马坡茶味甘,清香幽长,似豆香、熟板栗香味。 坡村茶园基本分布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湿润...
天麻是一种奇特的名贵传统中药材。巴东富硒天麻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特产,属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无绿色叶片,无根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活,主要依靠同化侵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营养。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麻列为治病的神药。有益气、定惊、养肝、止晕、祛风湿、强筋骨、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对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系统...
巴东核桃干果果大美观,壳薄易取整仁,核仁饱满,仁色黄白,风味香甜鲜嫩,在室温下贮藏一年不变味不虫蛀,属高档精品核桃。 据测定:每100克核桃仁含蛋白质15.4%、脂肪63%、糖10.7%、热量281万焦耳、钙108毫克、磷386毫克、钾536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核桃也可入中药,为极好补品,能治疗多种疾病。 巴东果树生长茂盛,抗风耐寒,优质高产;所结果实,...
巴东大蒜”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从寇准劝农时就开始种植,逐渐推广种植至今。巴东大蒜分布全县、以二高山居多,主产于县内江南4个区。巴东大蒜是在特殊的气候,特殊的土壤,特殊的环境下种植的,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品质独特,是其他地方的大蒜无法比拟的,也是“巴东大蒜”经久畅销的秘诀所在。 “巴东大蒜,主要为桐子蒜、具有蒜头大、整齐、瓣少而紧,皮肉洁白、香味浓、辣度...
巴东县历来是全国魔芋主产地之一,也是恩施州魔芋种植最适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清太坪镇魔芋因品质优良而家喻户晓。 巴东县清太坪镇紧邻清江,境内植被丰富,土地肥沃,因此种出的魔芋品质优良,个头大。本世纪初,魔芋种植面积一度达到2万亩,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0%左右,2007年,全镇商品魔芋总产值超过7000万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 魔芋富...
野三关苞谷酒源自世界硒都湖北恩施的酿酒古镇野三关 ,凭藉野三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沿袭北宋酿酒古法,以富含硒元素的苞谷和山泉水为主要原料精酿而成,具有纯天然苞谷酒独特的清香、绵甜的特点。 野三关苞谷酒产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谭家村,由于地处海拔1200米的武陵山脉,气候适宜、民风淳朴,318国道贯穿境内,曾有古人题写“天下第三关”,是出鄂...
巴东玄参,湖北省巴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巴东玄参个体均匀,质坚实,横断面色黑,光泽明显,特异香气浓郁。 巴东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从低到高形成了温热较湿、湿暖湿润、温和湿润、湿凉潮湿、冷凉过湿五种立体复合农业气候特征,全县适药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据统计,分布在县境内的中药材有550多种,在国家规定药材普查363个...
巴东独活,湖北省巴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巴东独活因有特异香气,根部膨大,故又称巴东独活、香独活、肉独活。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是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等疾病的常用药。独活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2009年08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巴东独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3年...
板桥党参,中药材着名品种,湖北省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原产于恩施市板桥镇,1981年7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板党”,也称“板桥党参”,简称“板党”。板桥党参,有效成份含量高,品质优良,被列为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恩施板桥党参是中国四大名党参之首。 板党根含挥发油、黄苓素、多种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皂甙、蛋白质等成份,每克含硒量达0.04ppm。以根入药,...
利川山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利川山药,在利川市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富含硒、锗等稀有微量元素,是一种常用中药,也是人们喜食的一种滋补蔬菜。利川山药中尤以利川市团堡镇产的红皮山药品质最佳、药用价值高,其特点为皮薄(呈淡紫红色)、色白、质实、高粘液质、水分含量低、味清香怡人、口感绵和。 利川山药富含硒、锗等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