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拓美特产网鄂ICP备2022016574号
恩施马铃薯,湖北省恩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恩施马铃薯具有品种典型的形状特点,肉色均匀,口感细腻、面、绵、香。 2017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恩施马铃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恩施马铃薯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恩施市现辖行政区域。
利川工夫红茶,湖北省利川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利川工夫红茶,产自“宜红”茶传统产区利川市,有100多年的出口历史。利川红干茶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有明显的冷后浑现象。 利川种茶制茶已有2800多年历史,据《利川县志》记载,利川种茶自西周始,明朝初期为世人所知,清道光年间渐盛。 19世纪中叶,利川茶农开始为英资买办商人加工出口红茶,...
利川黄连,中药材品种,湖北省利川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利川黄连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连,又称南岸味连,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连为原料。利川黄连形如鸡爪,根茎集聚成簇,黄肥坚实,早在唐代就列为贡品。 利川黄连质量居全中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中国第二位。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连基地”。 利川是中国种植黄连最早的地区...
三胡乡种植杨梅已有1200年的历史,讨火车村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种植的杨梅果粒饱满、酸甜适度的品质远近闻名。 相传1200年前,来凤县内有一只凤凰因受伤落在了现在三胡乡的位置,有一位好心的巴王前来救助了受伤的凤凰,助其重返天空。数年后,来凤遭遇大旱,知恩图报的凤凰回到了这里,并将自己的鲜血化作雨水洒落此处,解决了旱情,而当年此地成熟的杨梅汁水鲜红,宛如凤凰...
湖北来凤县的三胡乡就素有“湖北杨梅第一乡”的美名。酸甜可口的杨梅除了当水果、做蜜饯,其实还可以泡酒来喝。水果泡的果酒有很多种,杨梅酒可以说是外观最漂亮也最雅致有风情的一种。 来凤杨梅酒有什么营养价值? 杨梅酒可以平衡酸碱、和谐养生。杨梅果酒经人体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中的钾、钙、镁、钠等阳离子含量较高为强碱性食品,能有效平衡如肉类食品和米饭、面包等主食内含有的氮、...
西兰卡普主要原材料是棉、麻、丝,主要以红、蓝、黑色线为经线,各种彩线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传统方法手工挑织而成。从根根棉线、丝线变成土家织锦,要经过20余道工序。由于花色复杂,做工精细,织者需全神贯注,若有经线或是纬线错乱,就得拆掉重织。 西兰卡普图案取材自山水风光、文化娱乐、生产生活等,图案中还有一种特殊勾状纹样,比较典型的如八勾、十二勾、二十四...
金丝桐油,湖北省来凤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丝桐油”是湖北省来凤县着名土特产,其浓度大﹑色泽橙亮金黄﹑可牵拉成丝,故有“金丝桐油”之美称。“金丝桐油”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获湖北省“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金丝桐油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好、不导电、抗热潮、耐酸碱及防腐防锈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农业、军工、电器、化工以及...
来凤凤头姜,湖北省来凤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来凤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生姜在来凤具有五百余年的种植加工历史,是本县闻名于全国的传统土特产,全县年产4500多万公斤,产量居全省之首。来凤县凤头生姜品质独特,具有皮薄色鲜、富硒多...
来凤漆筷,是湖北省来凤县著名地方特产,有160多年的生产历史。来凤漆筷继承了民族漆器的文化传统,以生漆和淡水贝壳作为复合盖面物,历经反复上漆和多次打磨后,呈现出色彩斑斓和光洁晶莹的效果,古朴典雅,极富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来凤漆筷生产工艺承接了民族漆器文化传统,利用优质木材或楠竹,配以当地的来凤金丝桐油、利川坝漆以及贝壳等材料作为复合盖面物,经多种工序制作而...
鹤峰香菇是恩施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其朵形圆整、厚薄适中、纹理自然、香气浓郁而著称。菌盖呈淡褐色至深褐色,菌褶米黄色,肉质鲜爽有嚼劲,此外,鹤峰香菇还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香菇多糖等活性成分。 在食用方面,鹤峰香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多种烹饪方式。它可以用于炖火锅、炒菜等多种菜肴,唇齿留香,深受消...
走马木瓜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的特产。走马镇农业中心非常重视科技入户工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时指导,大力发展木瓜等中药材生产,获得了较小的成功。 走马木瓜主要产于鹤峰县走马镇的柘坪和曲溪两个村。原本野生木瓜面积不足百亩,且主要生长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丘陵地带。近年来,通过农业技术员的指导和良种木瓜苗的引进,种植面积已增至500余亩。 营养价...
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
“宣恩苞谷粑”可谓是享誉湖北省内外,这种宣恩人“创造”的特色小吃,它曾是一代又一代土家儿女童年记忆里“妈妈的味道”。勤劳、智慧的土家人,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上精心改良,以甜玉米、优质糯米、白砂糖和粽叶为主要原料,做出了回味无穷的包谷粑。 包谷粑粑,这味蕾上的烟火是时代变迁里不变的味与情,是匠心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恩施土家儿女童年记忆里“妈妈的味道”。 勤劳智慧的...
贡水白柚,湖北省宣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贡水白柚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0.02毫克、维生素B20.019毫克,含钙11.4毫克、铁3.9毫克、镁8.3毫克、钾161.7毫克等10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种植在富硒地带的贡水白柚,还含有珍贵的硒元素,宣恩县对种植在沙道沟、高罗、李家河三个主产...
宣恩贡米,湖北省宣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宣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是绿色食品的盛产之地,宣恩素有“贡品之乡”的美誉。由于宣恩盛产的稻谷柔软可口,油香滋润,历史上长期敬奉土司衙署食用,被历代奉为“宣恩贡米”。 宣恩贡米柔软可口,油香滋润,味道鲜香可口,经检测,宣恩贡米除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多种氨基酸营养成分外,还含微量元...
宣恩火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宣恩火腿沿用中式火腿传统工艺,结合土家苗寨腌腊技术精制而成,选料考究,工艺独特,质量上乘,历史悠久,与浙江金华火腿、江苏如皋火腿、云南宣威火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腿"。 宣恩火腿的生产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清同治二年(1727年),据当时的《宣恩县志》记载,“婚礼,...
板栗是大悟县内主要特产之一,主要产地为宣化、丰店、三里、芳畈等山乡,年产量达500万公斤以上。其中,板栗重镇宣化店年产量在300万公斤以上,全县“板栗第一村”张墩村年产量达30余万公斤。 大悟板栗个大、肉脆、味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生吃、熟食皆相宜。 目前全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51万亩,其中,已受益面积达36万亩,板栗产量超过...
大悟花生,湖北省大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悟花生,湖北省大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悟花生荚果形状为普通形或斧头形,果壳薄,网纹清晰,粒小、籽实饱满;种仁形状为椭圆形,种皮颜色粉红色,大小均匀;口感具有香、酥、脆、甜。大悟花生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适中,是炒货的理想品种,炒货具有香而带甜、油而不腻、细腻无渣、松脆爽口的突出特点。 地域保护范...
大悟绿茶,湖北省大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悟绿茶生长在大悟大别山南麓,气候湿润,温差较大,多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县内盛产绿茶。大悟绿茶叶脉细,肉质厚,矿物质丰富,茶素含量高,品质上乘。1983年以后,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形成“有山必有茶,无山亦种茶”的生产格局,产量产质大幅度提高。
丹江口翘嘴鲌,湖北省丹江口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丹江口翘嘴鲌产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原系长江、汉江土著鱼种。丹江口翘嘴鲌是因丹江口大坝修建蓄水,在特定环境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淡水珍品。它是中国地理标志认定受理的首个活体鱼类。 丹江口翘嘴鲌体背青,腹部白而有光泽;体长而侧扁,体背略呈青色,背鳍、尾蓝青;头背面平直,头背部有隆起,体背部接近平直;口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