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拓美特产网鄂ICP备2022016574号
城楼寨茶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城楼寨的特产。 城楼寨茶,外形扁平直,色泽黄绿,富含有机质,滋味高爽醇厚,有“久泡不变红,久放不变质”之说。城楼寨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993年湖北省地方名优茶荣获评选一等奖。 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代表武汉茶叶参展的新洲区旧街茶叶展团斩获“一金三银”。其中,新洲区旧街出产的城楼寨碧峰获得中国名...
涨渡湖黄颡鱼,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涨渡湖黄颡鱼,又名黄辣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毫米,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
舒安藠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舒安藠头,别名南薤、三白头,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土质,所产藠头风味独特,具有层多、色白、肉脆、个匀等特点。 2010年12月1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舒安藠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自1985年以来,舒安藠头连续荣获市优、省优、部优产品称号。 1988年,舒安藠头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
汉南甜玉米,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的鲜食甜玉米起源于湖北汉南。汉南的鲜食甜玉米堪称‘中国一绝’,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等,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含糖量高达20%,是常规品种玉米的1倍左右。 [1]汉南区的甜玉米,既可生吃,也可熟食,其主要特点是穗大、籽粒饱满均匀、色泽鲜亮,青棒阶段皮薄、汁多、质脆而甜。 2...
法泗大米,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法泗大米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以前。法泗大米蒸煮时有自然的清香味,米饭口感润滑细腻、清香味绵、粘性适中、适口性好,米饭表面有油光润泽,凉后不回生。 2010年12月1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法泗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法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现辖行政区域内金水河流域...
黄陂荆蜜,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黄陂荆蜜,为中国四大名蜜之一,荆蜜源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主要野生植物荆条花,主产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带为主的木兰生态旅游区。曾被李时珍盛赞。荆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淀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 2011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陂荆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黄陂荆蜜产地范...
洪山菜薹,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红菜薹,又名芸菜薹、紫菜薹,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与白菜是近亲。是人们由易抽薹的白菜中,经长期自然选择和栽培驯化而来,并让菜心颜色逐步显现为紫色。可以说,白菜是它的“祖先”。 洪山菜薹从11月上旬到翌年3月上市,其食用部分主要是嫩薹秆,营养丰富,甜脆爽口,以长逾尺许一指粗细、颜色紫红、质地鲜嫩为上品...
蔡甸莲藕,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蔡甸区种植莲藕有1000多年历史,被业界认为是中国莲藕人工栽培的起源地。蔡甸所产莲藕质优、色白、煨汤味道鲜美,宋代即作为贡品。 蔡甸莲藕先后取得了国家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莲藕标准化示范工程项目。 2000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了蔡甸莲藕绿色食品A级证书。 2005年...
房县娃娃鱼,湖北省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娃娃鱼学名大鲵,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趾如人足,嘴边特大叫声洪亮,酷似婴儿,故名娃娃鱼。 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长达50—60余年,野生状态下可存活130余年,故有人叫他“寿星鱼”。其肉质细嫩,味鲜无油腻感,口感嫩滑爽口。 2016年07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
梅子贡茶,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竹溪县素有“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茶”的美誉。梅子贡茶最早产于梅子娅,春秋末期,梅子垭茶成为朝庭贡品;唐代,梅子垭茶被武则天钦定为御用贡品,“梅子贡”因此得名,竹溪赢得了“贡茶之乡”美誉。据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检验,梅子贡茶氨基酸含量高达2.95%,茶多酚含量达到35.94%,超过同类茶的1.4倍。 截至2...
双井西瓜,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双井西瓜”已有数十年种植历史,从最初的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大中棚栽培,种植面积和品种质量不断扩大提高。双井西瓜早熟性强、果实中等大小,含糖量高,圆球形,花皮,红瓤,可食率高。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双井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2—2015...
漳河水库草鱼,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荆门市东宝区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湿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适宜养殖草鱼。漳河水库草鱼体形延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而无腹棱,头中等大,较宽。体被较大圆鳞,侧线在体中部,略弯曲,已知最大个体重40公斤。 2013年4月15日,原国家农业部...
荆州大白刁,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荆州大白刁学名翘嘴鲌,其体型细长,侧扁,呈柳叶形。背部青色,体侧银灰色,腹部纯白色,背鳍、尾鳍灰黑色,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新爽口。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荆州大白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荆州大白刁地域保护范围为荆州区纪南、川店、马...
海子湖青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湖库塘堰星罗棋布,荷香鱼欢、蟹肥虾壮,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的主产区。 海子湖(又名长湖)是湖北省第三大淡水通江湖泊,位于荆州区纪南镇与郢城镇之间,系河湖冲积而形成,与长江水系相通,东西长30公里,湖面平均宽4公里,水域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为岗地、平原、湖泊、河流、滩涂兼...
八岭山朱橘,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朱橘在荆州种植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楚都江陵一带大量种植,爱国诗人屈原的一首《橘颂》让朱橘名满天下。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元稹、杨衡等都对朱橘大加赞扬。到了宋代,朱橘成为朝廷贡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朱橘这种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引导广大农民使用有机肥,采用生物防虫...
纪山龙米,湖北省沙洋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纪山龙米具有“腹白较小、硬质粒多、米粒扁平、晶莹剔透、柔软油润、浓香持久、口感特佳”等特性。纪山是湖北历史上著名的“八大重镇”之一,素有“汉江明珠”、“小汉口”之美誉,被誉为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沙洋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大县,2002~2012年来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6.6万公顷以上。纪山龙米是沙洋县特有的...
武穴双低油菜,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穴双低油菜菜薹为油菜主花序,色泽翠绿,气味清香,味甜,无传统油菜薹的苦涩味;武穴双低油菜籽呈黑色或褐色,色泽鲜亮,皮薄,籽粒饱满圆润;以武穴双低油菜籽为原料经低温压榨加工的毛油呈深褐色,有浓郁的菜籽油香味。经加工后的菜籽油,呈浅黄色,油色清亮,气味清香。 1997年,武穴市双低油菜在湖北省油菜生产...
武穴菜籽油,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武穴菜籽油是由双低油菜榨成的食用油。双低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有“东方橄榄油”美誉。“全国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武穴”,武穴是中国双低油菜大市,常年种植油菜面积达4万公顷,油菜品种双低率达100%。 武穴菜籽油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湖北名牌、湖北著名商标、湖北优质菜籽油...
龙坪油面,湖北省武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坪油面形状细如丝、白如玉,煮后不断条、不糊水、不黏连。龙坪油面内含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份,并含有碳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E,以及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2008年,龙坪油面被武穴市政府认定为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食品。 2014年09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坪油面...
武穴竹编,湖北省武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武穴竹编,色泽柔和,编织紧密、均匀;平面光滑、手感无毛刺;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完整,层次分明;首尾衔接紧密、修边光平。 2007年,“武穴竹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穴竹编”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武穴竹编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武穴市武穴街道办事处、...